輸氣干線首站主要檢測進入干線的氣體質(zhì)量,具有分離、調(diào)壓和送豬功能。大型首站也可能承擔氣體凈化任務。中間配氣(或進氣)站的功能與第一個站相似,主要是向沿線城鎮(zhèn)供氣(或從其他支線和氣源接收氣體)。壓縮站是一個中間中繼站,用于增加氣體傳輸壓力。它由動力設備和輔助系統(tǒng)組成,其設置比其他站更復雜。清管站通常與其他站一起建造。它們的功能是通過收發(fā)球定期清除管道中的雜質(zhì),如水、機械雜質(zhì)和鐵銹。配有特殊分離器和排污裝置的終端站通常與城市門站一起建造。除了一般站的分離、壓力調(diào)節(jié)和計量功能之外,終端站還負責城市分配管網(wǎng)的空氣供應。壓縮站的流程由三部分組成:輸氣工藝裝置的控制和輔助系統(tǒng)。除了凈化、計量和加壓等主要過程外,輸氣過程還包括旁路、清管收發(fā)、安全放空和混凝土泵管道緊急斷開等設施。機組控制部分包括啟動、過壓保護、防喘振循環(huán)管道等。輔助系統(tǒng)包括燃氣供應、自動控制冷卻、潤滑等系統(tǒng)。氣體從主管線1進入站內(nèi),并在油除塵器2中去除機械雜質(zhì)和液滴。將除油劑3安裝在除塵器中后,從除油劑中收集油霧(非油除塵器不需要除油劑3和集油器4)。除塵后,氣體進入壓縮機車間進行兩級壓縮,然后返回主線。雙比例壓縮機車間的閥門8-12用于壓縮機的啟動、停止、排空、空載運行和正常運行。閥門8和9是壓縮機入口和出口處的截止閥,大多數(shù)是手動和自動操作的。閥11是串聯(lián)單元氣體通過閥(也稱為旋轉閥)。當裝置工作時,閥門處于關閉狀態(tài)。
閥10是入口和出口連通閥,當裝置空載運行時用于再循環(huán)。閥12是一個排氣閥。在裝置啟動之前,部分天然氣從閥8填充,裝置中的混合氣體從閥12排出以確保安全。關閉后,閥門12也可用于排氣。小型閥門13-16用于壓縮機站和主管道之間的連接。13是主截止閥。當壓縮站處于關閉狀態(tài)時,打開閥門13,氣體直接通過主管道。14是氣體入口閥,15是出口閥,16是站內(nèi)循環(huán)閥。閥18是站內(nèi)氣體入口閥。流程圖沒有顯示氣體壓縮后的清管器收發(fā)裝置和冷卻裝置。后一種泵管將壓縮后的高溫氣體冷卻至一定溫度后輸送至干線,以提高干線的通過能力,保護管道防腐層不受損壞。從地層中提取的天然氣通常含有固體雜質(zhì),例如沙子和混合鐵銹,以及有害物質(zhì),例如水、蒸汽、硫化物和二氧化碳?;覊m顆粒,如沙子和鐵銹,會隨著氣流移動,磨損壓縮機、管道和儀器部件,甚至造成損壞。有時會在某些部位積聚,影響輸氣的正常運行。管道低洼處積水,減少了混凝土泵管道的輸氣斷面,增加了輸氣阻力。水也可以在管道內(nèi)壁形成一層水膜。當遇到酸性氣體(H2S、CO2等)時,形成酸性水溶液。)對管道內(nèi)壁的腐蝕極其嚴重,這是輸氣管道損壞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,水還會與天然氣中的某些成分形成冰雪水合物(如CH4 6H2O),導致管道結冰堵塞。天然氣中的硫化物可分為
另一方面,天然氣中的硫化氫也是制造硫磺、硫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。它不應該與天然氣混合浪費。因此,在天然氣進入混凝土泵管之前,必須對其進行凈化,以去除灰塵顆粒、冷凝水、水和其他有害成分。隨著天然氣工業(yè)和化學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,脫硫技術不斷進步。針對不同的原料氣提出了數(shù)十種脫硫方法,大致可分為四類?;瘜W溶劑法。某水溶性溶劑與酸性氣體(頂空、二氧化碳)反應生成“絡合物”,溶劑以化學結合的方式“吸取”酸性組分進行提純;當“吸收”酸性組分的富液溫度上升、壓力下降時,“絡合物”分解釋放酸性組分——溶液再生。在這些方法中,單乙醇胺被廣泛使用。在20世紀60年代,二乙醇胺法和二甘醇胺法被發(fā)展來克服它們的缺點。壓力越高,越容易被溶劑吸收。溶劑再生可以通過真空閃蒸、惰性氣體汽提或適當?shù)纳郎貋磉M行。由于聚氨酯硬泡保溫層與鋼管外皮緊密結合,直埋保溫管隔絕了空氣和水的滲透,能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。同時,其發(fā)泡孔是單獨封閉的小圓孔,相互之間沒有連接,閉孔率很高,因此其吸水率很小。高密度聚乙烯殼體玻璃鋼殼體具有良好的防腐、絕緣和力學性能,工作鋼管殼體不易被外界空氣和水侵蝕。只要管道內(nèi)的水質(zhì)處理好,根據(jù)國外資料,保溫管道的使用壽命可達50年以上。供熱管道的使用壽命是傳統(tǒng)地溝敷設的3-4倍。